首页

魅色夫人最新

时间:2025-05-25 23:30:11 作者:东方白鹳安家七星河保护区 人工巢迎来首批鹳宝 浏览量:29182

  中新网双鸭山5月25日电(李洪卓 马淑芬 记者姜辉)日前,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发现,两对东方白鹳在湿地的人工招引巢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7只雏鸟在亲鸟的精心呵护下破壳而出、羽翼渐丰。这一成果标志着七星河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两对东方白鹳在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招引巢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东方白鹳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对栖息环境近乎“挑剔”的严苛要求闻名。它们通常钟情于拥有高大树木或建筑的区域,以便筑巢栖息。然而,七星河保护区地势平坦开阔,天然缺乏高大树木,这一地理特征长期以来阻碍着东方白鹳在此定居。近年来,为了给东方白鹳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组建专业团队深入研究东方白鹳的筑巢习性与生态需求,反复论证,精心设计,模拟东方白鹳自然巢穴结构与环境,陆续建起了一批安全、舒适的人工招引巢。

  今年春天,七星河保护区的人工招引巢终于迎来了首批尊贵的“客人”——两对东方白鹳。它们在“爱巢”里安居下来,顺利完成配对、产卵等繁殖行为。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远程观察,见证了温馨动人的一幕:亲鸟们默契配合,轮流孵化,无微不至地照料雏鸟。

  “看到东方白鹳在我们搭建的人工巢里生儿育女、安居乐业,大家内心满是激动与自豪”。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难掩喜悦之情,“这不仅是对我们多年生态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更为七星河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由“智”提“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多行业提质增效

据介绍,采茶戏在清末时期传入贺州市八步区,经过160余年的传承和发展显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是桂东戏曲文化的典型代表。2016年,广西把“八步采茶戏”列入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组织各村各寨的采茶戏表演队和民间艺人,在贺江和大宁河交汇处登台赛歌,场面热闹非凡。

应急管理部强化汛期应急指挥通信保障 筑牢应急救援“生命线”

珠航局指导运行单位进一步优化船闸调度,采取分段锚泊和信用积分管理等创新措施提升过闸效率,结合上下游过闸船舶吃水、载重等不同特点及待闸船舶数量比例情况,及时实施倒闸运行;明确专人密切跟踪“枯水期”水情雨情变化,以便及时有效控制船舶滞航产生的不良影响。(完)

俄一架米-8直升机在堪察加半岛坠毁 已发现17具遇难者遗体

  第十五条 教材编写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主要负责教材整体设计,把握教材编写进度,对教材编写质量负总责。主编须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外,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万科济南总经理肖劲被带走调查

从“炫技”到多维应用 人工智能产业“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应和2024甲辰龙年取其美好寓意,2024版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封面纹样取材于故宫丹陛石上龙凤云纹石雕图样进行再设计。为了让纹样更加立体生动,设计打破规则感,以乱序的四方颠倒图案进行织造。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新生们会发现,每一本虽然都有龙凤云纹图样,但每个纹样的方向和位置都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每位新生拿到的录取通知书都是“独家定制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